作者: 张 慧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0-09-28 10:01
一年里,她有7个月在菏泽,5个月在海南,常年生活在夏天;13载南繁北育,她选育出6个以“菏玉”命名的玉米新品种,在菏泽育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她叫曹凤格,高级农艺师,菏泽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长。2019年,她被国家南繁领导小组授予“全国南繁工作先进个人”称号。
“我比正常年龄段的人皮肤黑点,显老一些,但常年待在玉米地里,天天热得像蒸桑拿,倒换来了好身体。”日前,记者见到曹凤格时,她笑着对记者说。
眼前这位玉米育种人,正值知天命之年,看肤色和面貌,俨然一位常年在田间劳作的农民,她的“办公室”就是一块块玉米试验田。头上戴草帽,脖子上搭毛巾,肩上扛袋子,手里再提上一个装满水的大瓶子——这便是曹凤格的日常装扮。
2006年,原本在大豆研究所工作的曹凤格服从组织安排,进入玉米研究所,开启了她的玉米育种研究之路。没有可参考资料,没有人手,对玉米品种完全不了解……曹凤格对初调整岗位的窘境记忆犹新。
第一年外出开会,当得知曹凤格代表菏泽参会时,一位行内专家说:“菏泽不是没有育出过玉米品种吗?”正是这句话,在曹凤格的心底留下了烙印。她暗暗下定了决心,一定要选育出属于菏泽的玉米新品种。
回到家的第二天,她凌晨五点起床,自费从早市上买了所有品类的玉米种子,一排排摆在窗台上。曹凤格仔细观察、区分,记录他们的特征,再把种子一颗颗地种到地里。
“从发出第一颗幼芽开始,每天都要到地里转着看,一般都是早晨七点左右去,看着看着就忘记了时间,有时候出来一看已经一两点钟了。”曹凤格说,看着这些玉米一天天长大,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。
每年玉米授粉时节,都是曹凤格最忙碌的时候,十亩的育种地,大概要套6万个袋子,为了赶在最佳时间控制玉米授粉,她穿着厚厚的行装奔走在闷热的玉米地,一天的套袋量常常高达4000个。
为加快育种进程,2008年11月,曹凤格独自一人去往海南,从此,她便像候鸟一样,每年在菏泽本地和海南各进行一季玉米育种和试验工作。
在海南期间,为了向同行请教经验,原本内向不善言谈的曹凤格,突然变得很健谈,无论是在田间,还是吃饭、开会,她都来回穿梭着,和这个聊聊,和那个交流一会,不错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。
做玉米研究必须在农村,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,除非买生活用品和科研物资,曹凤格一般不出村。在海南,从玉米地到租住的房子有近一公里距离,为节省科研经费,曹凤格都是采取肩挑背扛的方式将玉米运回去。
中暑过好多次,被蚊虫叮咬得过丹毒,补苗提水扭伤过腰,背着喷雾器打药压得两肩发紫,脱粒考种时累得直不起腰……勤奋好学,也吃得了苦,凭着一股干劲,几年下来,曹凤格从连问题都不知从何问起,成长为了行家里手,聊起玉米来侃侃而谈。
“科研工作需要坚持,更需要持之以恒。”曹凤格说。
十几年间,她年年追着太阳跑,南繁北育,一年要过两个夏天,每天不是在试验地里钻来钻去忙于调查、套袋、授粉,就是收获后室内考种、脱粒、排种,几乎没有时间与亲人相聚。每年的11月份到下年的3月底4月初进行南繁加代,她错过了女儿成长的很多重要节点,错过了陪伴父亲最后的时光,13年来只陪家人过了三个春节。
风雨育种,寂寞春秋,这种执着和坚守既来源于对玉米育种工作的热爱,更来源于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。近年来,曹凤格先后被授予“菏泽市第十二批拔尖人才”“菏泽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”“全市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”“民革山东省优秀女党员”等荣誉称号。
记者 张 慧